第二天,被问问题的那个人就向他的一个同学说有人白痴到利用嗜好来找话题。然而很不巧的,那个所谓的白痴就是聆听他的那个同学。就这样这件事就传啊传,传到我这个他校的学生身上。那时我就很纳闷,为什么问人嗜好会很白痴咧?也许是因为lame所以lame吧?(什么怪理由嘛!!!)
从小到大,一直都会被问到关于嗜好。先不说学校的调查资料要填嗜好那一栏,小学的作文《我的爱好》一定是继《我的自述》的第二篇作文,即使上到了中学,还是会有很机车的老师要我们写《我的嗜好》
我还记得中五那一年,学校又要我们填资料,中间当然少不了嗜好那一栏,更机车的是居然强制性要填3个!而且不能开玩笑的哪一种!(敢填

好啰,我填。填完了我就交,不过却被我的损友退回来。一开始我还以为有什么问题,不过经过N多次的检查,实在看不到有什么问题,于是向他“请教”,原来是嗜好那一栏出了问题。哦,嗜好···嗜好?!有什么问题咧?“因为阅读不可能是你的嗜好!!不要假假!!”

说实在的,这也不能够怪他们,谁叫他们只看到我打机、打球,觉得我不会看书的。不过请想一下啦,打机、打球可以是多人的活动,当然可以证明我有在玩啦。不过看书我都在家看,没必要通知全部人来观察,证明我有在看的吧?
在他们眼里,以阅读为嗜好的人,是那些在换节空档还会抱着参考书来看的,那样子我不太能做得到。不过小说、漫画不是书咩?更何况我写的是阅读,看报纸、杂志不是阅读咩?
小时候没有电脑电动这一类东西,所以很无聊,在家的时间都是以阅读度过的。要知道我家的藏书(其实有70%是杂志)绝对是多可以吓死人的,所以才会随便翻都能翻出那些诗词的书
到底有多惊人呢?《好学生》从100多期到近400期我都有,我看的《青苗》是从周刊看到变月刊(以前是比较适合年轻人的,现在的似乎是给小学生看的),《星星报》从第一期我就有了,多到不会数的《学海》,买到我破产的《少年》,再加上那些没有收集的什么什么《3M报》啦,《知识报》啦,还有其他拉里拉杂的杂志,我通通都看过两次以上,其中好学生更是我的最爱,每一本我都细细读过N多次。
至于真正的书,我也看过不少,从科幻、武侠、网络、名著、言情到百科全书我都略有涉猎,不过我真的不懂的怎样欣赏文艺类的和课内参考书类的,那些实在要我的命,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我不看书的吧?
虽然说了那么多,不过我的样子的确不像是那种会看书的人,亲爱的朋友们,你说对吗?
6 comments:
从烂.出师表和三字经解答这两篇来看,你说你不阅读我才不相信。
参考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啃的。参考书有三用∶
用来帮助考试过关。
用来催眠。
用来打人。
使用参考书要注意∶
加速老化。
精神分裂。
文化/文学水准下降。
参考书没你写得那么差吧?而且为了那让一张会影响未来的废纸比较漂亮,还是需要的。
我也是爱阅读的人,不过参考书例外。参考书是那种“看不下去了也要读下去”的书,讨厌死了。
虽然是题外话,不过我很鄙视那种读了很多参考书就自称有读书习惯的人。
哎呀···他们要酱想是他们的事,我不予理会的。
哈哈,三打嗜好。我想不论是做什么,认真去钻研成为专家境界就是一种令人崇拜的精神。
用心打机,用心生活,用心写blog, 康仔要向你学习。
向我学习?不敢不敢。
我向来只有三分钟热度,所以只好在自己还没失去兴趣以前钻研的彻底。也因为这样,我知道的算是博而不精,杂而不纯。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