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这句话意思很浅白,中学的名句精华里面也有,我就不解释啦。今天翻报纸,大都会的封面就是一位后生可畏的小妹妹,她背了80首唐诗!!更恐怖的是她只有9岁!
详细新闻按这里
回想一下我9岁的时候做过些什么······好像除了进过校长室之外没什么其他壮举了。虽然9岁的时候我有接触唐诗,不过真的就只是那些连充数都不够的《静夜思》、《春晓》,不过她已经背了80首!说起来都是学校和家庭双方面的灌输,引发了孩子的兴趣(没兴趣绝对背不了那么多),再加上有足够的资源,才可以创出这种壮举。
我仔细看过她能背的诗,字很小、很朦,看到我头昏眼花,不过发现很多都是绝句,也就是说28字一首,或20字一首,所以比较容易背,也难怪那么小就能够背得了那么多诗。话说回来,这样也对,学习就应该循序渐进的,如果一开始就叫她背《长恨歌》,她多数会恨唐诗多过爱吧。
中学时候很迷诗词,名句精华的出处大致上我都有背,那时就有位朋友问我,唐诗三百首是不是都背完了。开玩笑,唐诗那里只三百首,随便挖一个诗人都创作超过三百首了。唐诗三百首我会背的都不知道有没有十分之一,但是我看过有人通通都会背,是从《我猜》里面看到的,我只能说,佩服佩服。
其实我有点纳闷,唐诗宋词明明就那么的有趣,偏偏国立学校的华文课却很少有这类的接触,随便背几首诗就能够把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曾几何时我还和华文老师争论过诗的字面意思,虽然当时是我赢了,但是我的解释其实是错的。可笑啊,竟然让一个学生把是非颠倒,可见国立中学的确很缺比较有水准的华文老师,也难怪马来西亚的华文水准,实在让人贻笑大方。背诗其实很有趣的,单单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已经足够让你的文言文理解与翻译这一项拿满分。如果应用在作文,还可以骗一些分数,当然,用得对是前提。
现在这位小妹妹正向300首唐诗前进,虽然个人觉得以马来西亚的环境会很难达成,不过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里面还有提到她也有在读《三字经》,那个可是好东西啊,很多基本知识都在里面。打个比方,三易是哪三本书,四书是哪四本作品;五常是哪五个道义;六畜是哪六种动物;七情是哪七种情绪;八音是哪种乐器材料;九族是哪九个辈分;十义是哪十种行为。不要小看这些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2 comments:
就是咯
那些诗词的意境那么美
怎么大多人都不屑一顾
被吓倒的。
很多人就是太早被那些诗词给吓倒。看不明白,念不出来,觉得很难,所以少接触。少接触自然没那么了解它们罗。
Post a Comment